查看原文
其他

景德镇这些古桥你知道几个?每座桥都有故事...

桥,是城市历史的见证,

也是城市文化的投射。

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

桥的地位非比寻常。

从最初的梁桥,到浮桥、索桥

以及稍晚些时出现的拱桥,

古桥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完美蜕变,

无数能工巧匠用自己的智慧,在山水之间,

创造了数以万计、奇巧壮丽的桥梁,

成为中国古典建筑天空上最耀眼的星星。



浮梁绵山络谷,河流纵横。

据统计,全县大小河流多达180余条

因水而有桥,有桥必有景,

桥与水相依相映,创造了世间最美的相遇。

浮梁自古就是“桥”乡

“浮梁”一词除了县名外,

在古代还有“浮桥”的意思。

《旧唐书·哀帝纪》载:

杨师厚于襄州西六十里 阴谷江口伐竹木以为浮梁。”



经公桥、花桥、兴溪桥、古铜桥······ 

一个个带着桥的地名,都是“桥”乡真实的记忆。

在历史上,浮梁境内大大小小的浮桥有近百座

是浮梁历史建筑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们既构成浮梁的过去,也展示着浮梁的今天,

讲述着古代和现代的历史。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是那些有故事的浮梁老桥。



01

瑶里观云桥

QIAO



瑶里观云桥位于瑶里镇梅岭村村头,该桥是一座集桥、亭于一体的石拱桥,桥上筑亭,又称观云亭桥,体现了古代高岭工匠们的聪明才智。


观云桥始建于清代初期,是一座单拱石桥。观云桥桥长16米,桥高9.6米,桥宽6.2米,拱径6米,拱跨12米,桥上亭高4.5米,屋长8.1米,屋宽5.1米。


1938年2月,在新四军瑶里改编后,新四军大部队通过此条大道北上抗日,当地人们在此欢送新四军和自己的亲人,后来就被百姓称为“红军桥”。



观云桥是连接徽饶古道的古代石拱桥之一,全桥由规整的麻石块组成,桥梁及桥亭保存完整。1974年,经典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在该桥取景拍摄。


02

瑶里广济桥

QIAO



瑶里广济桥位于瑶里镇三墩村村头,广济桥始建于明弘治辛酉年(公元1501年),是一座单拱石桥。广济桥桥长13米,桥高9米,桥宽5米(寓意我九子十三孙),拱径8.6米,拱跨11.5米。



广济桥西边原有观音庙一座,相传该桥为当时僧众化缘所建,桥梁建成后,僧众取《观世音菩萨授记经》中“当发菩提心,广济诸众生”之“广济”为桥名,意在于广博慈行,悬壶济世也。



广济桥是连接徽饶古道的古代石拱桥之一,全桥由规整的麻石块组成,桥梁保存完整。古时,广济桥东有船厂及规模较大码头一座,制瓷原料--釉果在此上船运走。


03

瑶里青源桥

QIAO



瑶里青源桥位于瑶里镇梅岭村村口,青源桥始建于清同治己巳年(公元1865年),是一座单拱石桥。


青源桥桥长23.8米,桥高8.5米,桥宽6米,拱径8.5米,拱跨6米。


青源桥是连接徽饶古道的古代石拱桥之一,全桥由规整的麻石块组成,桥梁保存完整,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



04

瑶里永秀桥

QIAO



瑶里永秀桥位于瑶里镇高岭村水口,永秀桥又称“聚秀桥”始建于唐末,是一座双幅单拱桥。永秀桥桥长16米,桥高5米,桥宽约12米,拱径3米,拱跨4.8米。



该桥是一座“四合一”桥,它巧妙地将桥、亭、庙、阁四种不同的建筑形式融为一体,桥上筑亭,亭内修庙,庙上架阁。它不仅减轻了桥身的负荷和桥基的压力,而且洪水来时稳如泰山,可谓是古代桥梁史上的一朵奇葩,体现了古代高岭工匠们的聪明才智。该桥据说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最有特色的一座双辐石拱桥。







桥上亭门上方嵌有一块青石板,上刻“玉岭云峰”四字,字体端庄秀气,相传为宋理宗赵昀亲笔御书。“玉岭”是高岭过去的名称。亭内里面矗立着四块明清时期的功德碑,碑上刻着为重修此桥捐款人的名字及所捐金额。







四块碑从右往左依次为明万历34年的《聚秀桥记》、清康熙25年的《永秀桥记》、雍正元年的《修路碑记》和乾隆36年的《重建庙亭记》,是考古工作者和书法爱好者研究古代桥梁史和碑刻艺术的宝贵资料。



桥面全部由一尺见方的花岗岩铺砌而成,面积约150平方米,共有36根柱子。亭内原来建有两阁三庙,供奉观世音菩萨、关圣大帝、许将军等佛像和神像。


整座亭雕梁画栋,肃穆华丽,可惜文革期间全部被毁,如今只剩下一座空荡荡的廊桥孤独地矗立在这里,成为高岭村古老历史的见证。


兴田古桥篇


xing  tian gu qiao



01

潭口官步桥

QIAO



“官步桥”坐落在浮梁县兴田乡潭口村村口,是当时村民出入的必经之路。
“官步桥”建于清代,至今已有500年历史。桥身长6米,宽3.5米,高3米,用青石砌成。桥的阳面正中拱顶上嵌有青石一块,阳刻“官步桥”三字。


关于此桥的来历:相传潭口村在北宋时期就已具规模,在当时潭口村村民须经村口的小溪进出,过小溪是出村的必经之路,每年的秋冬季节搭个石块水步便过去了,但春夏两季雨水较多溪水漫涨,人们进出非常不便。
正德年间潭口村有一位汪老先生在朝庭做太子太傅,该汪老先生回家探亲时,正值洪水季节,浩浩荡荡队伍来至村口,不得进村,村民看他到,赶忙找来村木为他搭了一座便桥,方能使他和随从一行进村回家。汪老先生见此情景决定自己捐资建座石桥,由于他的资金捐助,年底潭口村村口的这座桥已建成,这样大大方便了潭口村民的出行。
为了对汪老先生的感恩加之汪老先生官居极品,村民将此桥取名“官步桥”特立规定“经过该桥,必须步行”,故经此桥的“文官必须下轿,武官必须下马”步行的传说,在潭口村及周边村庄流传开来。

02

锦里文昌桥

QIAO



“文昌桥”坐落在浮梁县兴田乡锦里村委会陈村自然村,是古代徽州和饶州陆路古道上的一处咽喉。


“文昌桥”建于明代宣德丙午年(1426年),至今已有600年历史。引桥长36米,桥长30米,宽4米,三孔,每孔跨度3.5米,由花岗岩长条石混砌而成。桥的阳面正中拱顶上嵌有青石一块,阳刻“文昌桥”三字。桥的上游处分设有两个分水墩,分水嘴由花岗岩石砌成,嘴前端为三角形,宽2米,遇山洪时可以减轻洪水对桥墩的冲击,以保证石拱桥的安全。



“文昌桥”上设有砖木结构的半封闭式廊亭,与桥同长同宽,木结构为榫卯结构,飞檐斗拱,吊挂风铃,桥上安装有可供来往客商和当地人休息的长条木櫈,木櫈镶嵌在砖砌廊柱之内。桥两头各设灯柱一根,晚上悬灯用于照明。桥南头建有一座“观音阁”,分上下两层,一楼供奉观音菩萨,二楼供奉周公,终年香火不断。


“文昌桥”在历史上不但是连接徽饶两地的交通要道,也是浮梁建筑规模较大的一座廊桥,文物价值较高。

03

城门云瑞桥

QIAO



云瑞桥位于浮梁县兴田乡城门村龙溪河与昌江交汇处的式溪河口上,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由当地举人程肇礼捐白金一千两所建。桥为单孔,长13米,宽5.5米,高10米,拱径8米,由青石条石混砌,青石板铺筑桥面,横跨龙溪河口,面对昌江湍流,高峻雄伟,气势 恢宏,举人吴宾兴在《云瑞桥记》中赞道:“见有石道如虹,倚冈阜而横于龙溪之上。程君破千金以成不朽功甫,竣而马载道,谓砥狂澜而渐磐,脱坚冰而挟纩,且谓危崖而康庄之出深泞而衭席之也!”云瑞桥紧锁龙溪之口,连通徽赣,成为浮梁古代又一通途的咽喉和一道飞架龙溪东西两岸的彩虹。

云瑞桥建成至今已有303年,整体保存完整,依然坚固如初,它是古代浮梁石拱桥建筑的一处典范,文物价值很高,对于研究古代建桥工艺和文化历史都有重要意义。



04

城门青云桥

QIAO



“青云桥”座落在浮梁县兴田乡城门村武溪组,是龙溪河上第二座青石单孔拱桥。建于明代万历十年(1582年),桥长11米,高9米,宽4.5米,单孔跨度8米,全桥由青石条石混砌而成,桥面铺砌青石 板,敦实、厚重、高大而雄伟。

“青云桥”左岸山顶上原有一座寺庙,在筹建“青云桥”时,该寺主持也曾化缘资助,留下功德。因此,青云桥也被叫做“和尚桥”。



05

城门程胡桥

QIAO



“程胡桥”座落在浮梁县兴田乡城门村李家坞,是龙溪河上第三座青石单孔拱桥。建于明代嘉靖四十年(1561年),桥长9米,高6米,宽4.5米,单孔跨度7米,全桥由青条石混砌而成,桥面铺砌青石板,桥左建有青石铺砌的台阶,桥右与路持平,敦实而厚重。桥头右岸建有跨路凉亭,供农人和过路客商休息,遮阳和避雨。

“程湖桥”由当地一户程姓和一户胡姓共同捐资所建。程姓人家种植和经营茶叶,胡姓人家靠锯窑柴供应景德镇窑行。胡姓住在金村段,程姓居于内式溪,两家都十分关注当地交通来往的不便,都有在两村之间架一座石桥的打算。两户人家依靠经营发家后,便商议合资建起了“程胡桥”。



06

城门双聚桥

QIAO



“双聚桥”是龙溪河上自下而上的第四座石桥,座落在浮梁县兴田乡城门村金村段至塘溪的龙溪河上。因塘溪流下来的溪水与龙溪河在此交汇而得名。

建于明代末年,至今已有四百年历史,桥长8米,桥高5米,宽3.5米,单孔跨度5米。全桥由青石条石混砌而成,桥面铺砌青石板,两头建有青石台阶以减小洪水对桥体的冲击和损害。历史上,城门村的水田山场多在昌江对岸,因而“双聚桥”由城门村合村共同聚资所建。桥建成后,为全村农户在塘溪种植水田和砍伐木竹窑柴提供了便利。



07

城门聚源桥

QIAO



“聚源桥”座落在浮梁县兴田乡城门村塘溪村水口,是塘溪支溪与龙溪会合处上游200米处的一座单孔亭连桥。

“聚源桥”建于明代末年,由城门合村公建,至今已有四百年历史。聚源桥长为8米,高为4米,宽为3.5米,单拱跨度为6米,全桥由青条石混砌而成,桥面铺砌青石板,桥上建有亭子,是城门村十几座石拱桥中的典型亭连桥之一。桥与两岸路面相平,桥的作用除沟通小溪两边的往来以外,还可用于农人休息和避雨,以及香客到对岸程家坡庙烧香拜佛。

“聚源桥”至今保存较好,桥亭经过修缮也较完善,桥虽不大,但体现了当地村民乐于公益事业的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也为研究历史上的石拱亭连桥提供了实物标本。


08

城门幸福桥

QIAO



“幸福桥”座落在浮梁县兴田乡城门村塘溪至龙墩必经之路的塘溪河上,桥因修建后解决了塘溪和龙墩两地居民往来涉水和农户运输问题,当地居民感到十分喜悦而得名。

“幸福桥”由城门村合村集资建于清代初期,桥长6米,宽3.5米,高4米,拱径4米,由青条石混砌而成,桥面铺砌青石板,桥两头各铺砌台阶九级以提高桥的高度,避免洪水对桥面造成的冲击。

“幸福桥”是城门村龙墩组和塘溪组村民相互来往的必经之道,也是当地村民到河对岸种植水稻的交通咽喉之地,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为方便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桥历经了四百年的风霜雨雪和洪水冲刷的考验,至今依然保存完整,成为我们研究明清时期石拱桥建筑技艺的实物标本。



09

城门聚福桥

QIAO



“聚福桥”座落在浮梁县兴田乡城门村塘溪组,由城门村合族公建,是沟通塘溪组东西两岸群众往来、方便周边民众生产生活和木竹窑柴茶叶运输的一处纽带。

“聚福桥”建于明代末年,至今已有四百年历史。该桥长6米,高3.2米,宽为3.5米,单拱跨度为4米,全桥由青石条石混砌而成,桥面铺砌青石板,桥两头各砌有五级青石台阶以提高拱桥的高度,减小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聚福桥”轿体至今保存完整,能承重中、小型汽车通行。但桥面铺设了水泥,填平了台阶,整体风格与历史原貌略有出入,但仍不失为体现历史石拱桥建筑技艺和水平的实物见证遗存。



10

城门三聚桥

QIAO



“三聚桥”位于浮梁县兴田乡城门村塘溪组经温岭到祁门和本地塘坑、落角段的交汇处,三条小溪在此相交。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这里都是用几根杉木搭成便桥,一遇洪水便被冲毁。清道光五年(1825年),城门村合族出资建成这座石拱桥,也是龙溪支流上较小的一座石拱桥,桥长7.5米,宽为2.5米,桥拱直径2米。全桥由青石混砌而成,青石板铺砌桥面,桥拱青石上有阳刻“三源桥,道光五年”的记载。

“三聚桥”至今保存完好,它记录了历史上浮梁和安徽祁门两地民间交流的友谊和为当地村民生产生活所提供的交通便利,也为研究清代石拱桥的建筑模式和技术工艺提供了实物标本。



11

城门汇源桥

QIAO



“汇源桥”座落于浮梁县兴田乡城门村塘溪落角段,为城门村合族公建于清代初期。

“汇源桥”长8米,宽3.5米,高5米,单拱,拱径为4米,整座桥由青条石混砌而成,板面用青石板铺砌,两端各砌青石台阶七级,以提高桥面高度,避免和减轻洪水对石桥桥身和桥面的冲击和损伤。

“汇源桥”建桥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它的建成,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和运输提供了方便。该桥建筑敦实厚重,结构严实,至今保存完好,是研究清代石拱桥建筑技艺的活标本。



12

城门信誉桥

QIAO



“信誉桥”座落在浮梁县兴田乡城门村塘溪唐坑,是一座连结祁浮两地的友谊桥,为城门村合村公建。“信誉”二字向人们彰显了“言无不诚不立”的道德观念,似乎在告诉人们:“城门村的村民就像这座桥的桥名一样讲信誉,讲诚信,守规守矩”。

“信誉桥”长12米,宽4米,拱径4.5米,桥高6米,青条石混砌,青石板铺桥面,单拱,桥两端的桥墩呈八字型,桥面上的辙痕让人们联想起历史上这里曾是祁浮两地人民交流和经商的繁荣场面。桥上原建有廊亭,供南来北往的客商和农人休息歇脚,制式中规中矩,较塘溪河上的福缘桥、三源桥、幸福桥和聚源桥等显得更为庄重。

“信誉桥”建于明朝末年,至今已有四百个春秋。桥的主体依然结实敦厚。但桥亭由于年久失修已经倒塌。尽管如此,“信誉桥”的文物价值依然十分珍贵。

 


13

城门福缘桥

QIAO



“福缘桥”座落在浮梁县兴田乡城门村罗坞。桥长8米,宽3.5米,高为5米,单拱拱径为5米,是龙溪河单孔跨度较大的一座石桥。桥为青条石混砌而成,桥面为青石板铺砌,在深山田垅之中,“福缘桥”无疑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福缘桥建于明代末年,至今已有四百年历史,当地传说此桥为斯地一位富户独资建造。这位富户虽然有些财产,但是自已的长子不务正业,于是当家人一怒之下便皈依了佛门,带发修行,晨钟暮鼓,吃斋念佛。为了多积功德,他出资建桥,并取桥名为“福缘桥”。意在与佛结缘,修得福分,使自已的长子“回头是岸”。桥建好三年后,其长子终于幡然醒悟,渐渐走上正道,改掉了游手好闲惹事生非的坏习惯,开始协助父母料理家园,并娶得一位贤淑漂亮的妻子。这位女子经常劝诫丈夫“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为恶小而为之”。在妻子的调教和鼓励之下,这位长子也跟随父亲乐善好施,勤劳持家,深得乡邻的赞誉,成为当地“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典范。

“福缘桥”至今保存基本完好,部分石块稍有松脱,但风貌依存,敦厚苍桑,是研究明未清初石拱桥建筑的实物标本。


推荐阅读

正在公示!景德镇这些集体和个人上榜...


共招1741名!江西2022年省属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公布



任编辑:曹璇月

校      对:江   超 陈   萌

审      核:余   珺

监      制:黄   胜

文章来源:综合浮梁文旅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我都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